漁業與漁民的歷史

在1842年開埠以前,香港就已經存在不少從事漁業的漁民,漁業在當時還是漁港的香港是為第一產業,大多的香港人也依靠漁業為生,漁業於香港歷史進程中擔任一個重要的角色。香港的漁民於初期大多以艇為家,以船隻作為營生工具,基本上除了出海捕魚之外,其餘時間就是在船上休息,起居飲食均在艇上,「水上人」的外號也因此而來。

在船上,船艙中會有間隔以作煮食或居住之用,與現代房屋的形式大同小異,全家大小,不論長幼也居住在同一條船上,因此水上人的家庭皆擁有很強的集體意識,每個家庭也十分團結。雖然以前的漁民大多也沒有就學,畢生貢獻給大海,但他們對海洋與天氣的知識,比起城市的讀書人有更深的理解,一些老漁民流傅下來的傳統智慧是靠多年的經驗累積而成,例如用作測深的「打水舵」、用作觀測天象的目測「天怕靚,海怕晴」,這些智慧是行外人難以憑空領悟出來的。

以前的漁民為大海貢獻大半生,在海面上四處漂泊、乘風破浪;一些做刺網浸鮫的漁民為了增加魚獲,不惜在十二級颱風出海拖魚;在惡劣天氣或有季候風時,漁船即使已經拋風於灣頭(停泊於港灣),擱淺斷䌫等的意外亦不時發生,漁民的性命在大海上是多麼的脆弱,每次出海只能聽天由命,祈求神靈保佑。縱使漁民出海捕魚,大風大浪,顛沛流離且不安穩,但為求三餐溫飽、養妻活兒,也只能堅持捕魚,辛苦勞碌過後的自蒙感和成功感乃不少漁民堅持下去的動力,漁民生於大海,大海便是他們的另一個家。

漁業在香港穏步發展,到六七十年代為止是生意的高峰期,漁民的收入頗為可觀,一夜之間可達至數十萬的收入,但直至到七八十年代香港開始轉型工業化,填海等工程頻頻發生,急劇發展成現在的國際大都會,漁業因而式微。很多漁民繼而轉行至工商業。而且沿岸的填海令不少漁民被迫遷離到陸地,「水上人」也因而變得越來越罕見,他們以船為家的文化和特色逐漸被發展所淘汰,留下的少數便成為傳承薪火的人物。

漁業和漁民在香港的歷史中極具文化價值,這些傳統特色和文化不應被時代所抹逝,漁民辦館故此成立,以售賣本土的優質海味讓本地的傳統漁業和漁民可再受到關注並重視,展望在將來本地漁業得以繼續傳承,薪火相傳。

配送及運費